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黄河三角洲在什么地方(黄河三角洲迎来百鸟迁飞)

2024-12-02 09:40:57

秋风习习,沿着木栈道走进黄河三角洲,远远望去一片火红,当地特有植物盐地碱蓬像平铺在滩涂上巨大的“红地毯”,在阳光照射下格外耀眼。

黄河三角洲迎来了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正在漫步于芦苇荡中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一睹黄河入海“泾渭分明”的鬼斧神工。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拥有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海洋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因其特殊的环境本底,曾一度面临盐碱地治理难、外来物种入侵等环境挑战。

生态补水,光板地再披新“红妆”

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腹地,有一处被称作“垦东12”的地方,站在这里,开阔的滩涂一览无余。

“以前这是胜利油田的一个钻井平台,2017年,保护区与胜利油田公司达成一致,永久封存了包括这里在内的全部300个油田生产设施。”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规划建设科负责人周立城站在刻有“垦东12”字迹的石碑旁回忆道,当时周围滩涂上还分布着几十台提油机,通过提油井开采石油,对保护区的自然环境、生态安全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为保护湿地水体健康、促进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胜利油田退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成为保护黄河三角洲的重要举措之一。

黄河三角洲属于退海之地,自然生态环境先天不足,受土壤含盐量高、淡水资源匮乏、黄河泥沙淤积等因素影响,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为目标,保护区启动了生态补水工作。

周立城介绍,保护区实施了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建成“引、输、蓄、排”的生态补水体系,近3年来,生态补水突破5.3亿立方米;疏通水系241公里,在恢复黄河与渤海的水文连通的同时,湿地水位也得到有效调控和动态管理。

随着黄河三角洲水系打通、水位改善,“土著”植物盐地碱蓬重回故土,滩涂湿地再披“红妆”。作为改良盐碱地的绝佳植物,盐地碱蓬可以吸收大量的盐分,从而增加土壤养分,保持土壤稳定性。同时,它的生长还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

“目前保护区已修复盐地碱蓬约5.2万亩,整体效果良好,将逐步实现盐地碱蓬种群的‘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周立城说。


生态治理,滩涂重现灵动生机

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黄河三角洲成为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到此停留的鸟类达数百万只,这里因此被誉为“鸟类国际机场”。不久前,包括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在内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然而,2010年以前,这里曾遭受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大规模入侵,不仅侵占了候鸟的栖息觅食地,还造成滩涂湿地水体交换能力变差、水体水质下降。

互花米草每平方米能达到200—500株且根系十分密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繁殖力。“它们像蜘蛛网一样盘根错节,挤占了其他动植物的全部生存环境,导致本土植物盐地碱蓬、海草床消失,底栖生物小鱼、小螃蟹大量死亡,甚至还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常来此过冬的候鸟们也都不见踪迹了。”周立城回忆道。

治理互花米草迫在眉睫。保护区通过翻耕+围淹、刈割+翻耕、人工刈割等综合治理措施,让滩涂重新焕发了生机。“截至目前,保护区内互花米草清除比例达99%以上,底栖生物种类增加了27%,平均生物量增长50%。”周立城说。

湿地环境变好了,候鸟数量也增加了。“这个巢里站着的是东方白鹳。”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告诉记者,在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可以实时观察到鸟儿们的一举一动,系统还能自动识别1400余种鸟类,包括东方白鹳、黑嘴鸥、丹顶鹤、白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被誉为“鸟类大熊猫”的东方白鹳,在保护区得到了“天花板”级别的呵护。“它们喜欢在高大的树木上繁殖,为此保护区搭建了133根招引巢,改善做巢繁殖环境,并建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全国性首创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识别技术,可以对筑巢、交配、产卵、孵化、翻卵、育雏等8种典型行为进行识别,提高了监测效率,也提升了对旗舰物种的保护力度。”赵亚杰介绍,目前,黄河三角洲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东方白鹳繁殖地。今年共繁殖了202巢526只幼鸟。


以水定地,盐碱地迎来大丰收

“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曾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真实写照。黄河三角洲属于滨海盐碱地,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由于地下水位高、水分蒸发量大、盐渍化严重,这里一度成为粮食的“禁区”。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贾曦介绍,这里地下水含盐量高,远远超出含盐量2克/升的国家灌溉水标准。加之较高的地下水位,盐分会通过毛细效应随着水源源不断涌上地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贾曦介绍道,以前一些地方通过“改地适种”的方式对盐碱地进行改造,即采用挖深沟加大水漫灌等办法压低盐碱度,但这种办法不仅用水量大,而且成本高。而且,按照“以水定地”要求,在淡水资源稀缺的黄河三角洲并不适用。

“滨海盐碱地是所有盐碱类土地中最难治理的一种,但向盐碱地要粮是我们重要的政治任务。”贾曦掷地有声地说。

为了在盐碱地长出粮食,贾曦团队做了许多尝试,通过“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和选育出耐盐碱特色品种。“依靠作物自身的适生性,筛选培育出耐盐品种,比如油菜、高粱、棉花、花生以及绿肥作物、牧草作物等等,这类作物具有很强的耐盐性,成为盐碱地上的优选作物。”贾曦说。

2023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在盐度为2.8‰的盐碱地上,培育出的“鲁单510”玉米品种亩产达到928公斤。2022年,大豆“齐黄34”亩产302公斤,创下了大豆在盐碱地上的单产新纪录;选育的“济麦60”小麦品种,2024年在盐度3.3‰的千亩方地块,实测亩产511.88公斤,再创盐碱地小麦高产典型;选育的“花育60”花生品种,在含盐量2.8‰的50亩示范方,实现了亩产624.62公斤,再次取得盐碱地花生单产突破。

此外,近年来还选育出了一系列高粱、田菁、藜麦、苜蓿等多种低耗水且耐盐作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用一次次的高产证明,盐碱地上也可以迎来大丰收。”贾曦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