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 ,一般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然蔡襄屈居第四,似乎有不公平之处。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号莆阳居士,兴化军仙游县(今属莆田市)人。天圣八年(1030)王拱辰榜进士,历任漳州判官、西京留守、福州知州、起居舍人、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枢密直学士知泉州、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杭州知州等职,卒年五十六,谥忠惠,赠吏部侍郎。著有《莆阳居士集》等。
蔡襄书法,初学二王,后学虞世南、颜真卿,端重沉著,雄伟遒丽,大字纯出颜平原,小字行草出二王,风骨秀逸,笔力遒劲;真、草、行、隶皆优,而以草书“飞白” 为最,自成一家。当时,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书法界名流,都对蔡襄的书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宋史》载:“(蔡)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 宋高宗评他为“本朝诸臣之冠。” 而况蔡为苏、黄、米三人之先辈,苏东坡且尊其书法为本朝第一,实不当列于三人之后。
查宋人载籍,并未见有“苏黄米蔡” 四字连辞,可知宋代对这四位书法家并无排列次序的定论。元人施耐庵《水浒传》中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四人工于书法,合称“苏黄米蔡” 。蔡京在北宋的确也是一大书法名家,蔡京季子蔡絛在《铁围山丛谈》里就谈到一段米芾、贺铸亲观蔡京运笔如椽,作大字表演的故事,并曰:“鲁公(蔡京)大字,自唐人以来至今独为第一也。”
蔡京与苏轼、黄庭坚、米芾都是同时代的书法家,且按年龄齿序蔡京居末,所以苏、黄、米、蔡(京)的排列次序是有根据的。但由于蔡京在徽宗朝四任宰相,奸邪误国,为天下人所不齿。到了元代以后,人们把蔡京在书法上的地位、名誉也褫夺了,遂取距苏、黄、米时代早很多的蔡襄以代之,这反映了人们的爱憎,但“以襄易京” 的做法,实是妄庸人弄巧成拙之举。
若以蔡襄与苏、黄、米并名,凭时代先后、书法功力而论,蔡实应居于三个之先;若“苏黄米蔡” 的“蔡”是指蔡京,那么,在改“京”为“襄”之前,襄不列在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中,则更令人难以理解!蔡襄的书法,不仅在当时的书法界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在其后的几百年中一直影响着中国的书法艺术,为宋、明诸书法名家所推崇,并作了精辟的评价。
苏东坡云:“欧阳文忠论书,谓……君谟(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其独步当世宜哉。” 《东坡题跋·跋君谟飞白》谓:“君谟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遗意,变为‘ 飞白 ’,可爱而不可学。” 范大年云:“君谟大字长于褚薛,小楷行草,殊逼晋人,又观‘ 飞白 ’,细若游丝,轻如浮云,徘徊宛转,有龙翔凤舞之状,尤为世宝,国朝以来,评书指为第一,殆无过论。”
南宋宰相周必大也称“蔡忠惠公大字端重沉着,宜为本朝法书第一” 。朱熹则“独推君谟书有典型” ,“有欧、虞笔意,甚可爱” 。刘壮舆也在《漫浪野录》一书中说:“君谟工笔扎,为天下第一。” 葛立方在《韵语阳秋》卷十四中说:“君谟《泉州桥柱题记》,绝过平原(颜真卿)。” 张世南在《游宦纪闻》卷九中称“蔡端明此书大得颜平原浯溪磨崖刻笔意,世人但知其端严有法度,而不察其操纵运用妙处,何异赵括读书乎?前辈评端明正书为本朝第一,盖不诬也。”
《金石萃编》云:“ 《墨池编》称君谟真草行皆入妙品,笃好博学,冠绝一时。” 《兰陔诗话》亦云:“公之书法驾苏、黄、米之上。” 君谟以小楷流传最少,他所书的《茶录》,则又是历史上被评为小楷中最精的一种,为世所珍。明朝李当阳有诗云:“一代君谟是主盟,醉翁书法有真评。” 董其昌云:“苏黄米蔡,宋时以蔡京为殿,已易之为君谟,当云‘ 蔡苏黄米 ’。” 张弼云:“米海岳评蔡书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尝云‘ 蔡苏黄米 ’。” 焦竑也说:“蔡苏黄米为宋四大家, 而蔡书不多有……风骨秀逸,尤为佳绝……。” 他们直指蔡襄书法为宋代第一,称之为“蔡苏黄米” ,这才是切实之论。
附:作者简介
林祖泉,笔名白水,福建莆田人,地方文史学者,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曾任莆田市涵江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涵江区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主任兼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副编审职称。30多年来,在《光明日报》《福建日报》《中国地方志》《福建史志》《福建文史》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主编《涵江年鉴》6本和《千年涵江》《涵江医院志》《莆田市第一医院志》《惠安年鉴(2013卷)》等志鉴8本;出版《壶山采璞》《祖泉史志论集》《莆阳进士录》《莆田林氏科第录》《艾轩先生文集校注》等个人专著6本。
2005年被省人事厅、省地方志编委会评为“全省地方志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授予“全国方志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出席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2007年主编的《千年涵江》《涵江年鉴》分别被省地方志编委会、省地方志学会评为“全省首届地方志(年鉴)优秀成果二、三等奖”;2016年主编的《惠安年鉴(2013卷)》获全国首届地方志(年鉴类)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被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聘请为福建省百场社会科学专题报告会的报告人。